独家专访!贝莱德亚太区副主管陈蕙兰最新发声!_天天视讯

2023-06-19 22:35:12 来源:中国基金报

近期的中国管理层变动使得全球头号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在华业务发展成为焦点。6月14日,贝莱德亚太区副主管,大中华区主管陈蕙兰((Susan Chan)接受中国基金报独家专访解析贝莱德中国业务规划。


【资料图】

她重申贝莱德重视中国机遇。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她深感激动,她说。

陈蕙兰坦言,想在中国取得成功绝非易事。但是,“结识有趣的人,学习新东西,持续挑战自己。我们一定程度上在书写历史。中国市场的机遇是惊人的。哪怕在此过程中仅做出微不足道的贡献,也令人激动不已” , 是她迎难而上的动力。

陈蕙兰出生于中国香港,5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她眼中的父母勤奋、耐劳。父母教育她任何决定要做的事都必须做到最好。她说父母的严格要求,自律、勤奋给了她自信。此外,交易员出身的她,在交易台上10多年的工作经历赋予她“多视角”思考问题,保持警觉,时时关注风险、寻找机会的习惯。这也令她在拓展新业务时,敢于“挽起袖子”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在访谈中,她坦率面对中国业务起伏,认为要持续学习,做市场的学生。她同时表示,贝莱德会持续在中国建设投资能力,致力于构建风格多元的基金经理团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适应全天候市场环境的解决方案。

陈蕙兰目前任贝莱德高级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副主管、以及大中华区主管。她是贝莱德集团最高决策组织——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她负责贝莱德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直接领导贝莱德在中国全部的投资和产品能力,负责管理贝莱德在岸、离岸中国业务计划,以及整个大中华区的业务等。

一、

交易员经历的收获:

遇到问题,“挽起袖子”解决问题

中国基金报:你职业生涯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在交易台上。这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回答:我的职业生涯是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交易台上。这就是我的根基。我曾经负责的交易涉及整个亚太市场,例如,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当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对中国市场进行交易时,我开始交易中国内地股市。我也是第一批在海外交易中国A股的人,第一批在中国香港交易A股ETF (安硕A50ETF)的人。

后来,我从中国香港去日本,在那里我负责管理交易台和交易业务。我在贝尔斯登工作了5年,亲历日本股市经历牛市、崩溃,然后修正。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衍生品、结构化产品和可转债正在兴起。当我从日本回到中国香港时,我在巴克莱投资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变,转向发展结构化和结构产品业务。

十年前,我加入贝莱德负责安硕的亚太市场业务。那时我已经在卖方工作了将近20年,非常熟悉亚太市场。我在寻找下一个挑战。虽然我对资产管理行业了解不多,但我毅然接受了挑战。

回头来看,交易员生涯给我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你要一直在市场中,对尾部风险了然于胸,并时时寻找机会。这使我养成了警觉的习惯。我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思考剖析并筛选出不同的方案,思考最优化的方式,并迅速行动。

这种习惯如何影响我?作为亚太区副主管并直接管理中国业务,当我们建立每项业务时,我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改进什么。举例来说,我们的合资理财公司才两岁,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我们必须不断改进、适应新的变化,在监管机构知道下与合作伙伴同行协作。

其次,在我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并没有为交易员配备庞大的技术团队。有时,为了让系统实现某个功能,我们需要自己去写代码。这种历练对我帮助很大。“遇到问题,挽起袖子,逐一解决”。对于创立新业务这尤其重要。我们在中国的两家实体公司刚刚起步。过去几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审查流程,审查风险参数,确保交易平台足够安全,以确保公司的体系和流程是稳固高效的。

不仅如此,我们构建的不是只承接10亿资产的业务系统,而是可以承接1万亿资产的业务系统。我们需要确保搭建的体系是可拓展的,因为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全球资产管理机构。

中国基金报:很多女性高管在男性主导行业会信心不足,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回答:我的母亲。我的父母给了我非常重要的礼物——努力工作和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信念。我五岁随父母从中国香港移民美国。我从小就被要求独立,因为他们为了我们非常辛勤地工作。我的母亲总是说,无论你选择了什么,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去做到最好。她告诉我,想做任何事,都可以做,但必须为此全力以赴。

和任何人一样,有时候我也会不太确定。我的“导师”、合作伙伴给了我很棒的支持。同时,我的抗打击能力比较强。如果有人指出我的问题,我并不会觉得被冒犯了,反而我会听取、吸收、并继续前行。

二、

持续学习,做市场的学生

中国基金报:中国是特别的新兴市场,相较于其它新兴市场你觉得在中国取得成功更难吗?

回答:对于全球企业来说,在中国取得成功并不比在其它市场更难,但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其它市场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一直非常欢迎全球公司进入中国,这是非常好的。对于经济繁荣来说,国际投资是不可缺少的。

其次,鉴于中国市场的体量。中国确实和其它小一些的新兴市场不同。例如,在中国国内有众多全球企业相互共存和互补。这在其它新兴市场,例如印尼、老挝或者马来西亚不太可能发生。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非常年轻。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诞生于1998年。短短25年,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已经跻身全球第四,发展速度惊人。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会不时出现问题。监管需要一直解决问题。这些年,我们看到监管改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不断与行业对话,推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

举例来说,沪港通开通到深港通开通经历了几年,但是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第一批试点到第二批试点间隔不到一年。监管机构推进一项改革时,要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适应并理解,并消灭监管套利的空间。中国的监管机构向来非常审慎,在这一前提下,我们看到改革的速度也在加快。

中国基金报:上一次见面时,你提到贝莱德要在中国成为领先的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目前来看,在中国很多人关注贝莱德关于全球市场、亚太市场的看法,在很多投资者心中,贝莱德在这方面是思想领袖。在你看来,为了实现目标,还有哪些方面,贝莱德需要继续努力?

回答: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

我想重申一个事实:我们在国内的两家公司均还在起步阶段,贝莱德基金和贝莱德建信理财都成立差不多两年左右。两年来,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了近40只产品,贝莱德基金发行了6只产品。其中一些做得很好,一些还可以,还有一些表现欠佳。这是资产管理业务的特性。

在特定时期,总是有产品表现得非常好,有产品遇到困难。一方面,这是市场周期导致的结果。贝莱德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类似情况,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进行交易。另一方面,我们在中国面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交易风格,不同的投资者。我们在逐步摸索并适应这一点。通过引进来自本地机构的基金经理,我们希望可以将贝莱德的全球和本土经验相结合,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并能够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都力争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资产管理机构的第一原则是受托责任。我们致力于服务客户并为他们提供最佳的风险调整回报,尽管有时事情没那么顺利,但它会改善的。为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平衡短期波动和长期收益。一方面,我们要提供能产生良好阿尔法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创建稳定的平台,使投资者愿意在贝莱德建信理财或贝莱德基金投资。

中国基金报:你是否认为“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更受瞩目,也承受更多的压力?

回答:答案是否定的。

体育界有一句话:压力是一项“特权”。我们很幸运,因为贝莱德是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我们受到了很多关注。当你是领导者时,你必须付出三倍的努力来保持领先地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持续学习,做市场的学生,并深入了解中国,全面了解中国的需求,这是至关重要的。

当产品业绩欠佳时,客户感到不满意,我们理解这一点。我们的工作是努力确保我们有长期可持续的优异业绩。但我们也需要明白,长期可持续的业绩有时与短期业绩之间存在冲突。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每天看自己的投资账户,今天上涨了10%,明天下跌了50%,会感到沮丧,但如果坚持长期投资,那么在长期上涨的趋势下,大家的心态会趋于平缓。

三、

短期聚焦固定收益产品能力建设

中国基金报:请介绍一下贝莱德建信理财和贝莱德基金未来的产品规划?

回答:今年贝莱德基金和贝莱德建信理财推出了不少固定收益产品,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发展我们的固定收益投资能力。短期内,贝莱德建信理财和贝莱德基金都将侧重于固定收益。我们当然不会忽视权益投资,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丰富且全方面的选择。贝莱德基金方面,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发展我们的权益投资能力。部分基金产品目前面临一定的业绩挑战,我们在正视问题,并正在努力解决它。

中国基金报:贝莱德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招募了多位基金经理,你怎么看目前行业的“明星基金经理”现象?

回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拥有一个“超级明星”,而是拥有一支“明星基金经理队伍”,并且团队风格多样,例如包含擅长主题性机会的基金经理、擅长成长性机会的、擅长价值性机会的基金经理,融合不同的风格,创建一个全天候的系统。

中国基金报:贝莱德后续会吸纳 “明星基金经理”吗?

回答:我们希望将最优秀的人才引入到平台上,不会因为他是明星基金经理而拒绝或选择他。我们希望寻找与贝莱德长期目标匹配,同时适应公司的文化的人才。同时,他与我们的业务宗旨和价值观匹配。我们也欢迎包括明星基金经理在内的各类人才,希望他们发挥能力和经验,适应我们的文化。在长期时间范围内,他们能为我们在中国的成功做出贡献。

标签:

最近更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