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落户广东:将重点关注近视防控

2023-08-12 19:53: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下称“合作中心”)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正式启动。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眼科领域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未来将近视防控作为重点合作项目。

此举对我国近视防控工作产生哪些影响?专家对近视防控工作有何建议?记者采访专家学者进行了解。

世卫组织主动抛“橄榄枝”

合作中心落户广东是提升全球眼健康的“双向奔赴”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世界卫生组织(下面简称“世卫”)将致盲眼病列为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并指出眼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福祉紧密相关。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眼科领域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将作为国际高层次眼科学术合作平台,协助世卫开展全球眼健康管理的研究和技术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正式启动 主办方供图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在提升我国乃至全球整体眼健康方面,具有“双向奔赴”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在世卫组织整体健康战略下,做好眼健康防护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防病需求大、分量足。接下来,合作中心会针对中国老百姓眼病特点,在防治过程中形成中国的经验方案,为全世界提供技术与政策上的标准与建议。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 主办方供图

“接下来的四年,中山眼科中心将举全中心之力,集全员之智,倾全院之心做好合作中心的相关工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近视防控、综合眼保健能力提升、眼健康指标评估等方面深化技术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眼科研究和技术的推广,并为我国眼科提供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平台。”林浩添表示,合作中心还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分享中山眼科中心在眼科领域的经验技术、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推动合作中心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我国及全球眼健康发展。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在启动会上表示,中山大学一直致力于医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医疗服务。余敏斌强调,中山眼科中心被认定为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是对其过去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他期待并相信中山眼科中心依托于合作平台,一定会为健康中国和全球眼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世卫组织顾问:将在中国重点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在启动仪式现场,世界卫生组织项目组顾问Andreas Mueller博士发表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MyopiaEd:一项针对近视防控的数字化信息教育项目》主题演讲。Andreas Mueller博士介绍了MyopiaEd产生的背景:近视因其不断增加的患病率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依据2030年全球眼健康的总体目标,近视防控也是世卫203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视防控将是合作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Andreas Mueller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在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已经对接下来2-3年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关键合作点,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合作就是近视防控的工作。“世卫组织将通过合作中心加强与中山眼科中心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合作,努力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减缓其进展,并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近视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意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凌毅教授介绍,在近视防控领域,广州眼科专家贡献了不少经验,并且积极与各地眼科专家沟通交流,“随着合作中心落地,在前期积累基础上,我们也努力打造适合自身的近视防控之路,提供方案给世卫组织参考。”梁凌毅分享了她今年5月作为中国唯一的眼科世卫合作中心代表前往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参加全球近视防控专家咨询会的经历,会上与会世卫组织专家提出了一系列近视防控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学习习惯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等,“在这些近视防控举措中,我发觉这些年其实我们一直在推进,因而我分享了中国眼科医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的经验,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世卫组织顾问接受媒体采访

从“防盲治盲”到“眼健康”

囊括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眼健康全球指南丛书中文版正式发布。该套书一共五册,由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主任刘奕志担任主翻译,囊括了眼健康多个领域,包括常见眼疾、眼健康公共卫生水平评价体系等,希望为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优质高效眼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升人们的眼健康水平。

林浩添介绍,除了关注“一老一小”眼疾,例如老年人常见致盲性眼疾白内障、青少年屈光不正,也要关注随着疾病谱变化、生活变化而产生新的眼疾变化,例如随着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人数在增加,中壮年人群中用眼压力大出现的功能性眼疾等,“防盲治盲上升到眼健康的层面,我们也会适时调整眼疾的防控策略,做好提前部署,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公共眼健康之路。”

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防盲指导组组长梁小玲表示,经过多年来防盲治盲努力,我国百万人口中白内障手术人数从20多年前的600多人增加至如今的3300多人。广东阳西调研时发现,南方农村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已赶超城市水平,防盲治盲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未来随着防盲治盲内涵的延伸,视觉健康也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媒体专访

专家谈近视:

大部分可防可控 审慎对待近视防控新技术

问:为什么合作中心将近视防控作为重点开展的工作?

林浩添:首先因为近视的发病率高,高度近视并发症治疗难,所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我们发现,近视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类型也不一样。有一些是出现基因的改变,大部分是环境因素引起。

我们中心之前曾对100万人群开展研究,数据显示。在18岁后,近视的程度基本稳定,只有5%的人群会继续变化。我们将5%的人群再次单独抓取出来,继续做好随访,并对其进行监测与治疗。这是目前我们关于高度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去解答。

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我们也更加清晰认识到这个疾病本身在过去仍存疑问的一些机制。在我看来,近视整体上还是可防可控的,只有少数可能防控不及时就会致盲。

问:对于公众在近视防控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建议?

林浩添:首先家长也不用太焦虑、太恐慌这个事情。大部分近视的原因可能也与学习环境相关。现在的学习环境给小孩眼睛的生理发育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他们在眼睛视觉发育上会出现变化。在我们看来,少部分近视是因为有基因的改变,其他较多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我们希望更多公众知道保护因素,像多接触绿化、多户外活动与进行打球运动等,这些都是保护因素。

问:对于当前市面上的近视防控手段,有怎样的建议?

林浩添:确实现在发展了许多近视防控的技术,但这些新技术的进展都不一样,很多技术还没有很成熟,我们也希望大家用审慎的态度去看各种技术的进展。

我也希望像我们这种平台能够把关每个技术,使其在能够推出来时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与有效的方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想在国际舞台上去做近视防控这一块工作,我们也是希望建立一些标准,能够给公众特别是行业外的人能够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参考。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标签:

最近更新

MORE